close
http://jinyong.ylib.com.tw/snowtalk/show.asp?no=63556&ch=other


《古今張李談:第七講~古龍金庸武俠小說》



三:很多人把金庸和古龍小說作比較,褒一貶一,這是沒什麼意義的,兩者風格各異,均是不可多得有才華的人。武俠小說世界裏不應該只能容納唯我獨尊,應該可以各自各精彩。第二版的金書我己看全很久了,拙哥哥提議我去看古龍,這亦是開此帖【古金張李談】的原因。拙哥哥,你同時是金迷和古迷,你喜歡看他們的什麼?

拙:我喜歡看金書的情懷、古書的境界。

三:(笑)非常古龍的答法。大家都知道古龍出小說太多而良莠不齊,你可以推薦一下心目中的好書嗎?

拙:《三少爺的劍》、《七武器》、《多情劍客無情劍》是我心目中不分次序的頭三位,當然我推薦你看的《陸小鳳》系列也是不錯的。



《傳教士 vs 夜遊人》

拙:以前我也說過,金庸似一個走在陽光下的傳教士,而古龍則像在黑夜才會出現的夜遊人好兄弟,專揭示一些在白天不會明目張膽作但真實存在的事。

三:金庸以他本身的博學多才,己在傳統武俠小說的基礎上達至很難再突破的高峰,如果跟著這條路子走是不太可能寫得比他好或超越他的,而古龍則很勇敢聰明地創新了一種跟以前完全不一樣的武俠小說寫法,這本身已是極大的成就突破,在他以前,沒人想到武俠小說可以這樣寫的吧。

拙:有人說古龍是很受日本短句式寫法的影響,而看他的小說就像跟你尋開心耍樂的玩伴,他不會跟你說大道理,說話爽快;金庸就寫得很大度,完全政治正確。

三:你覺得金庸寫得很假嗎?

拙:不是,而是經過修飾,而古龍則很直接。



《看故事 vs 看人》

三:金庸小說在劇情上結構完整緊密,而古龍則以詭譎意想不到去吸引人,這是文字上的官能刺激。我看古書不太介意結果的合理性,相反,看金書如果他寫得不合情理我是會抗議的,因為我在追情節。我覺得看金庸是看「故事」,看古龍是看「人」。

拙:古龍我覺得是要看他句法的那種俐落寫法。

三:同意,而且古龍寫的一些文字是很有詩意的,從風吹花香那些自然環境帶出很浪漫的感覺,這些是金書所看不到的。

拙:古龍只想把自己的感覺寫出來,他並不太著重邏輯結構。所以,看古書你不是在看情節,是在看感覺。

三:因為金庸是長於情節結構,我覺得金書的長篇好看過短篇,而古龍寫的是片斷,短篇好看過長篇吧?否則就很容易前言不對後語了。

拙:他自己也不喜歡寫長篇吧,就算你看的《陸小鳳》系列共有七冊書,其實每一冊都是分開不同的故事,你當獨立故事看也可以了。

三:金庸小說像劇情片,故事一定要完整才好看,而古龍小說則像冒險電影,劇情有沒犯駁並不太在意,只要夠刺激就好。

拙:古龍給到的也不只是官能刺激,他寫的也帶到一種感覺、一份意境。哈,不過古龍最厲害的是,他寫高手過招可以什麼也不描述,完了寫旁人看到屍體,說剛才應該打了五十招,過程激烈,哈,除了古龍還有誰敢這樣寫?




《俠 vs 玩家:誰真誰假?》

三:金庸寫的是「俠」,古龍寫的是「浪子」,拙哥哥你同意嗎?

拙:我覺得古龍寫的不一定就是浪子,只是率性而為的玩家吧。

三:金庸寫的絕大部份都有歷史背景,他寫文的其中一個潛目的就是喻教化於娛樂吧,而古龍則很個人主義,亳不掩飾人性中最真實醜惡的一面,並加以誇大誇張。有人說金庸寫的都是假完人,亦有人說古龍寫的都是扭曲了的人性,其實,你覺得誰寫的人性更真實?誰寫的更虛假?

拙:不能說真假啦,只能說金庸是寫一個他認為應該如何的世界,而古龍則是寫出他自己的世界。

三:金庸是用真實的歷史、文學、社會結構等,去讓他的小說人物更有真實感,而古龍的男主角則高強得過份,可表達的情感卻又真實得赤裸。可以這麼說吧,金庸是以深厚的功力博學多才的學識把不真實寫成真實,古龍則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把真實的感覺寫成超越現實。說假,小說家言不可能不假,但兩者都包含了真實的人性哲理,只是選取的角度不同吧了。

拙:金庸筆下的男主角都是正面的,最差的也只是猶疑不決,古龍的男主角則包括酗酒、風流、仇視世界和自棄等。金庸寫的是人性中較美好的一面,而古龍寫的是人性中醜惡的一面。人性本就包括美與醜,兩者也反映了部份的真實。說郭靖假,那你又可以在現實中找到陸小鳳嗎?兩者性格都很誇張的呀。很多人說古龍擅寫人物,其實他寫的有很多都很類似。

三:是不是古龍寫的人物都帶有自己的影子,反而金庸寫的就包括了更多不同類型的性格?例如郭靖悶、張無忌猶豫不決、段譽痴情、蕭峰英雄,總之每個主角你都可以說出一個特質,但古龍小說的男主角,基本上就是聰明、瀟灑、重情義。

拙:古龍寫的男人很多是「爽」、「豪」、「快」、「精明」、「聰明」,現實生活中或者很多人渴望可以做到這樣,但大部份人都只是普通人。金庸寫的男主角則比較多樣和有成長過程,身邊很容易就發現有類似某種性格特質的人,容易引起共鳴。

三:有古龍迷認為金庸寫的都是很悶蛋的人,古龍寫的才是有真性情有缺點的人,拙哥哥你又怎說呢?

拙:這樣說法不公平,楊過不悶蛋吧,令狐沖也不悶蛋,張無忌更像普通人,而且都很立體,你不會把男主角的性格給混亂了。古龍寫的都很有個性,但不一定就是很獨特的個性,最主要就是瀟灑,不過當中也會有比較特別的,像李尋歡、謝曉峰、阿飛等。當然金庸寫的男主角都有一定的特質,像忠厚、傳統,但就較多面化,他們也有本身的缺點的。

三:金庸寫的人物都有背景,包括家國民族和幫派,始終要符合預設的社會模式,而古龍寫的都是獨行俠,可以更天馬行空。我不覺得金庸寫的人物悶,反而覺得古龍寫的人物較偏向一種模式。

拙:只要寫得吸引的就是好小說啦,管它什麼模式。

三:嗯,是的。古龍小說很多是這個模式~發現了一個大陰謀,被身邊朋友和女人出賣,最後化險為夷,而金庸寫的很多時也是男主角有奇遇和得了武林秘笈成為武林高手。兩者也有自己的模式,要點只在寫得夠不夠吸引吧。



《用字風格:古典細膩 vs 現代瀟灑》

三:金庸的小說用字是現代白話文式的,比較典雅,古龍寫的則像散文詩,比較灑脫,我兩者也喜歡。我覺得看金庸的文字要給點耐性,或者開始時不覺得怎樣,但越唸下去會越體味到它的韻味;古龍寫的很詩意、跳躍式的節奏,要看就是看那一剎的觸動和感應。

拙:金庸多寫長章節和段落,而古龍則似把無數的段章放在一起。

三:我覺得古龍寫的都帶點唯美。

拙:古龍寫的是更接近黑道上的江湖義氣,表現的也是那邊的浪漫吧,而金庸寫的就是更尋常百姓所能理解明白的理想世界。



《金庸和古龍的女性角色》

三:哈,我最感興趣的題目~金庸和古龍都是大男人主義嗎?

拙:相對來說,我覺得金庸是比較尊重女性的,他筆下的年代,大部份女人都是以自己的男人為全部,他也是依據劇情而寫。所謂大男人是指用男人的角度去看事,覺得女人應該臣服於男人之下。古龍寫的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屬品,但是某程度上把女人妖魔化,要不就是被男人佔據的弱小女子,但更多的是充滿心機動不動就利用肉體謀權的人,寫的都是極端,都不是正常的女人。

三:我覺得金古也是大男人,但方向卻很不同。金庸筆下的女主角較正氣,也有各種類型,當中亦不乏女強人類,可是只要一愛上男主角就可以立即拋棄一切,抱括自己國家和父母,一切只以男主角的意願為依歸,愛情就是女角的全部;古龍寫的女性則在肉慾上享有完全的自由,可動不動就用身體去達致目的,男女離合是非常隨便的,似乎更多的是純慾關係而沒有太多的愛情。

拙:或者古龍的觀念認為,女人的身體就是最厲害的武器,他不會看小女人的智慧。也有人說古龍寫的是解放女性呢,女人的身體不再屬於任何一個男人,愛情也不是女人的全部。

三:這算不算是歧視女性呢?古龍是愛女人還是恨女人?

拙:男人都愛女人的啦(同性戀除外),至於算不算歧視,要看你對歧視的定義,或者可以說,他把女性角色寫在一個比較狹窄的定義上,也許他只是寫他熟悉的女性吧。

三:古龍小說的女角就像 007 的邦女郎,每部書都一定有這些角色,都是漂亮、身材好、背叛、上床,如果抽離看,她們全都差不多,只有一個功能,就是帶來香艷刺激感。

拙:或者反映了古龍認識的女人最多和影響得最深的就是這類型吧,等於他寫的男主角都帶有很濃的江湖味道,主要就是分很酷型和愛笑型。

三:是不是武俠小說就是要寫男人的英雄夢想,一向都是男讀者較多,所以必需這樣寫才有市場?

拙:古書裏很多時是女人出賣男人的,古龍寫的是男人心態,合則來不合則去,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哈,坦白說,金庸或古龍小說到現在也沒有一個以女俠為第一身寫的小說(越女劍不算吧,而《白馬》只是短篇),我想你這問題的答案就很明顯的了。



《愛情》

拙:金庸小說仍可滿足到對愛情有幻想的女性讀者,因為它裏面包含愛情,君不見茶館中女性讀者也不少啊。相對來說古龍小說的女性讀者就較少了,因為女性在裏面完全看不到夢想,只看到女角都要用身體去換取權力。

三:古龍小說裏面寫的愛,開始時可以是很激烈的,但很容易又可以放棄,他寫的是不是只是一份激情?究竟古龍有沒有寫愛情?

拙:有,但沒有甜蜜的愛情。他一是寫猜猜度度的醞釀期,一是寫變了質的愛情,他很少寫已確定在一起甜甜蜜蜜的愛情。

三:很深印象是,古書裏就算開始時說男主角是愛上了某女主角,很容易第二天就變成不愛,我很難相信這就是愛情。

拙:現代愛情都是這樣的吧,都說古龍寫的是現代人的感覺。



《儒家思想 vs 自由主義》

三:金庸寫的東西大體上都受制於儒家思想和道德規範,而古龍就很個人主義了,前者的江湖是一整個民族的江湖,後者的江湖是個人和朋友之間組成的小江湖。在金庸寫的江湖裏面,太離經背典的都沒好下場,但在古龍寫的江湖,則變得怎樣也沒什麼大不了。

拙:金庸寫的男主角,就算開始時有浪子的感覺,到結局始終會受制於教條。

三:是呀,令狐沖被形容為浪子,但如果他走到古龍的小說裏,就太土了吧。金庸並不擅寫浪子,還是古龍寫得入型入格。

拙:我又不同意,因為金庸寫的武俠世界根本不可能出現古龍寫的那種人物,那個世界並不能容納這號人物,古龍寫的人物只能存活於他寫的江湖裏。

三:金書中比較浪漫而較接近古書的就是《神鵰俠侶》吧,不過相對於古龍小說而言仍是不夠灑脫。

拙:反對,楊過是浪漫,但不浪子。如果真是浪子,他跟程英、陸無雙和公孫綠萼的關係就不單是如此了。楊過是很尊重禮教也受禮教約束的。

三:總之要寫黑道江湖或浪子感覺的古龍就一定優勝,是跟本身經驗和性情有關吧,而金庸擅寫的是帶有傳統觀念的角色矛盾;古龍寫的人物瀟灑絢麗,金庸寫的人物儒雅僕實。嗯,或者這麼說,古龍專寫比較豪氣的男人,而金庸筆下的男人則比較陰柔,除了蕭峰吧。

拙:有一個很美麗的誤會,很多人認為鄭少秋演的《楚留香》是最神似的,其實秋官演的是金庸化了的楚留香,跟原著中的楚留香真是兩回事,太君子了。秋官最出色的地方,是把古龍筆下男主角缺少了的善良正派特質補充,變成了古金混合體,這更容易走入兩岸三地普羅大眾的家庭裏。金庸寫的人性太收斂,而古龍寫的又太放縱,秋官演的正好把兩者結合起來。



《電視 vs 電影》

三:金庸小說寫的是情節,本身己是很完整的故事,很適合拍成電視連續劇,而古龍寫的則是一份意境一些畫面片斷,就比較適合拍成電影吧。

拙:兩者也適合拍成電視劇的,只看導演和編導的功力。

三:嗯,是 TVB 造就了金庸成為華人武俠小說的神話,古龍小說拍成經典的電視劇似乎不多。

拙:朱江版的《小李飛刀》就拍得很好、劉松仁版的《陸小鳳》也拍得不錯。

三:邵氏時期楚原也拍了很多古龍的電影吧?可以嗎?

拙:我沒看過。

三:我覺得金庸小說較雄渾大度,多了份氣勢,而古龍小說則浪漫激情,添了份傲氣,拍的風格要很不一樣。

拙:金庸小說每部都有一個主題,而古龍小說基本上是同一調子。如果說古龍像是四川菜,那喜歡吃辣的會很愛吃,可是不吃辣的會問怎麼每道菜都是辣的,不像金庸小說那樣包含了不同的口味。

三:哈,拙哥哥打的比喻很貼切有趣,古龍寫得就是夠辣,金庸寫的就是易入口。

拙:古龍寫的是很舞台劇的感覺,只有幾個固定場景,幾個人說完話就轉去下一幕了,金庸的場景則狀濶得多。我覺得古龍是吳宇森化的王家衛,一定有很長的個人獨白,說的話很玄,不是人人看得明白,而金庸就像史匹堡,大卡士大製作,闔府統請,盡量寫人性的溫馨光明面(當然亦有例外,像史匹堡寫《舒特拉的名單》,金庸有寫《連城訣》)。

三:看金庸小說看的是劇情,主角會因應劇情發展而成長,古龍小說則是一個片斷,沒有以前也沒有以後,主角一出場就已經是高手,看的就是他們在這一段時間的歷險故事。

拙:有人說金庸寫得庸俗,沒有性格,就像有人說史匹堡的電影媚俗,但到現在大家還記得 《ET》、《大白鯊》和《侏羅紀公園》,其他人可以拍得到,寫得到嗎?

三:非常同意。

拙:我常想,如果有人逼到王家衛拍古龍小說會是怎樣的呢?當然節奏要快些。王家衛拍的戲主角都很帥,若他拍《小李飛刀》,想像一片片雪落,然後出現一個很酷的人,滿面風霜的,他是李尋歡,他在吐血,一定帥到爆。鏡頭只對著李尋歡一個人在夜店飲完一杯又一杯,就像《阿飛正傳》裏梁朝偉梳頭的那一幕感覺,很王家衛風格啊(笑),事實上他拍的《東邪西毒》就佷有古龍感覺了。



《嚴謹 vs 隨心》

三:很多人說金庸長命而古龍短命,所以金庸可以不斷修改他的作品使它們少瘕疵,我卻想,以古龍的性格,就算他可以長命百歲,也不會去大修作品的。

拙:金庸的作品就算不修,大部份都可以見人,即使是大家常說的第一版。而古龍寫的是一份感覺,一修改就不是那一回事了。

三:金庸寫小說之前有起大綱,構思好整個結構,搜集有關文化、歷史等背景,再加上本身的文學歷史底子寫出來,情節都有跡可尋,有據可跟。古龍寫的小說我猜是比較隨心,寫到那裏想到什麼就加上去,這種寫法也不適宜再進行大修改。

拙:古龍的文筆沒一句多餘,但你又可以說很多文句是多餘的。他寫的句句都有含意,但刪了它們又好像對劇情沒大影響,這才是古龍高明之處,其他人只能學其形而學不到其神。

三:古書當中包含很多哲理或他對人生的看法,不過我看完後就沒很大的慾望立即去自第二遍,因為我是看那份感覺,或者等過一陣子忘了那份感覺才會再去重溫。而金庸小說則很詳盡的帶引讀者投入角色的成長過程並跟著劇情推進,看的時候不必多想,只要投入就行,看完後我反而會想更多東西。

拙:古龍像流星,你留意到那一刻的美麗就足夠了。

三:嗯,古龍似是將自己代入了故事,你看古龍小說,就是看古龍以第一身去說的故事,而金庸則帶領讀者忘我於故事人物情節當中,兩者是不同的趣味。



《寧缺無濫》

三:我覺得金庸比古龍出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金庸對所有作品都嚴謹,就算最差的一部都有一定的可讀性,而古龍則寫了很多讓讀者失望的書,也寫了很多虎頭蛇尾的故事,當然他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可就拿信心來說,讀者會對金庸的作品更有信心吧(不過金庸出了第三版後我也不會再買他新出版的書 Orz)。當然我也聽過古龍是為了生活,不過讀者並沒必要體諒和了解作者的情況。

拙:我認為最大問題是古龍小說不能廣泛推介人,像男人向女人推介?老人向孩子推介?不過我要反駁一句,古龍寫的就算差也不會差到不能看,他用字極淺白、句子極爽快。順帶一說,金庸雖然寫很多長句,但也寫得很爽快,用字也不會刻意深奧,這是很值得有志寫作的人學習,尤其是我看到現今有些人寫新詩用字很深,那其他人又怎會明白呢?

三:嗯,我也喜歡看顯淺的文字,所以我愛看三毛、亦舒。

拙:古龍另一比金庸吃虧的地方是,他的書包含的元素較局限~江湖兄弟、男女情慾,而金庸寫的則包羅萬有,就算某一部份不合你合味,總有其他部份對你口味。我是覺得,古龍應該得到比現在更大的成就,希望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家不要只注意到古書中意識不良的地方,也可以留意裏面其他值得重視的方面。我相信李白也寫了不少不好的詩,而後世仍對他流傳下來的好詩讚頌不已。

三:那確實,金庸可以那麼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是一個出色的商人,他很懂得包裝和推廣他的作品,而古龍則經營無道了。



《結論》

三:在我眼中,金庸和古龍一個是奇才一個是天才,兩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壇瑰寶。

拙:是的,不必褒貶某人,個人性格不同可能會特別偏好某一位,而金庸和古龍能有他們現時的地位,就必有他們的吸引之處。

三:有沒有補充?

拙:我覺得古龍是借小說寫他的個人哲理,是一種抒懷,而金庸則想寫故事,金書裏面的主角到最後已不是金庸自己控制得了,只有跟著情節走。另一方面,金庸的小說是他學養的一個精華,而古龍小說則是他靈魂的精華。

三:嗯,金庸寫的是有血有肉、而古龍寫的是靈魂飄渺(或者有人覺得相反),總之兩者各有不同的吸引力。

拙:金庸是天生具有編輯能力的人,把他的學識學養很技巧的結合起來,兼收並蓄,而古龍則是很有才華靈氣的人,具有一種很強的獨創性。

三:金庸的文字是儒雅的、古龍的文字是很唯美和節奏感強烈的。

拙:古龍的人物、故事和文字都很現代化,或者更適合現今青年的口味,可惜現在的青年真會看小說的卻不多了。



《後記》

拙:上次談到《書劍》時我有提到我很討厭清朝背景,因為想像到大俠留辮子前額剃光就什麼感覺也沒有,你為什麼刪了?

三:......

拙:下次不要亂刪我說的話!

三:ok!(聲音小下去)我要求編輯自主,你不覺得你的這個觀點很勉強嗎?(下刪萬字小三的喃嘸)...





筆錄:張三*
審批:懷舊李拙





《本集主題音樂:留香恨》


作曲:顧嘉輝
填詞:鄭偉雄
翻唱:懷舊李拙

夜欄靜風霜濕我衫 月明亮不照離群雁
千杯酒醉 我帶淚問 永別人那日夢裏還
是緣份相識刀劍間 是情份不怕共危難
歡欣轉眼 變作夢幻 悲嘆息 追億已恨晚 

嘆世上 紅顏千萬 痴心愛 緣何有限 
空嗟嘆 歲月未長 只怨情緣多劫難 
獨流浪關山影隻單 長懷念孤單離群雁 
今朝一切 已化夢幻 轉眼間追億已恨晚 

嘆世上 紅顏千萬 痴心愛 緣何有限 
空嗟嘆 歲月未長 只怨情緣多劫難 
獨流浪關山影隻單 長懷念孤單離群雁 
今朝一切 已化夢幻 轉眼間追億已恨晚
今朝一切 已化夢幻 轉眼間追億已恨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三思 的頭像
    三思

    三思的家

    三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